乘“创新”东风 集团商务航空蓄势远航
——集团翼通商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发展侧记
(转自白云空港,作者陆文兵)
导语:翼通公司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商务航空综合服务商为目标,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仅生产经营数据节节攀升,产业链延伸、网络化运营和FBO建设等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集团公司发展通用航空的开拓先锋。
商务航空,对大部分机场人来说,是个时髦而又稍显陌生的词。
诚然,在今日中国,受空域管理、经济基础、消费理念等因素的影响,通用航空的发展体量还很小,更遑论受众更少的商务航空了。在很多人眼里,商务航空目前仅仅是民航公共运输的一种碎片化补充,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也正是在这种压力下,翼通商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通公司”)用漂亮的生产经营数据证明了公司的价值和商务航空的发展潜力:商务机起降架次在国内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持续攀升,从2013年的1200架次到2014年的1560架次,再到2015年的1670架次;公司收入从2014年的2400万到2015年的3000万,增长25%;利润方面公司成立当年就盈利400万,2015年盈利550万,资产回报率超过50%!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注册资本仅1000万、总共不到50人的小公司展现出如此的蓬勃生机?就让我们带着您一探究竟……
专业化运作 超前布局强基础
“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随着国家配套政策的完善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通用航空在中国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以美国为例,现有通用飞机22.3万架,通用机场一万多个,产业收入2500亿美金,解决了150多万就业人口。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发展的方向。”谈到商务航空的发展前景,翼通公司负责人显得非常自信。
作为专业的机场管理集团,集团公司领导层很早就意识到通用航空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关注国内外通用航空发展动态。
2010年,广东省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全省通用航空发展规划,更是引起集团公司的高度重视,决定参照北京、上海的发展模式,依托白云机场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将通用航空中产业拉动作用更强、市场发展前景更好的商务航空作为切入点,着手规划集团公司未来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专业化的发展必须依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2013年12月,集团公司挂牌成立了翼通公司,在股份公司原商旅服务分公司部分人员的基础上,市场化招聘专门人才,组建了专业化的队伍,立志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商务航空综合服务商,带动集团公司通用航空发展,创造新的经营增长领域。
公共航空和通用航空同场运行,必须建立稳定高效的工作机制。集团公司专门明确白云机场所有与商务航空有关的业务都统一由翼通公司承接,贵宾服务、地勤、配餐、清洗、机务等业务,全部通过采购服务的模式,用市场化的方式建立起来。这样,翼通就成了白云机场面向商务航空公司、代理公司的唯一接口,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稳定了服务品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市场化导向 管理创新增活力
集团公司领导层深知,要想在商务航空这一发展迅速且竞争激烈的新兴行业里做大做强,就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因此,翼通公司甫一成立,在内部管理很多方面就打破了集团公司的原有管理格局,始终坚持市场化、公平、绩效三个导向。
人员管理方面,翼通公司没有了传统的级别序列和管理、操作岗之间的界限,实行全员合同管理制,所有员工都与公司直接签合同。翼通公司负责人特别强调:“对于我们公司的新员工来说,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既体现了公平的企业文化内核,也激发出了员工的进取意识。”
员工的待遇也是视情而定,一些特殊岗位的员工薪酬由公司和员工直接谈。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薪酬与绩效直接挂钩,真正体现了市场化。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拿我们市场部来说,只有40%是固定薪酬,其余都与三大指标挂钩,每个月的薪酬都会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浮动。”
翼通公司地服部门的薪酬体系也很有特色,制定了相当于计件制的薪酬制度,根据航班性质和类别,公司设定每保障一个航班的价格,然后每月对该部门的人员参与保障的航班进行计算得出具体薪酬。这种模式有效杜绝了传统情况下服务保障部门随意要求公司增加人员的问题。
为了合理控制成本,翼通公司在员工薪酬体系中加入了采购服务成本控制奖励,每月对各岗位的运营成本进行核算,低于历史值的,由公司给予额外奖励,让所有员工自觉养成节约增效意识。
增量发展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翼通公司负责人介绍:“一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直接接触客户,能够发现很多的市场机遇。所以我们专门建立了业务增量奖励机制,员工只要拉过来新业务就可以拿到奖励,这样就让全体员工都能在公司的增量发展上发挥作用。”
极致化追求 服务提升练“内功”
要想实现业务发展目标,必须先练好高品质服务的“内功”。
翼通公司负责人介绍:“商务航空是民航行业里对服务要求最高、个性化需求最多的。可以说,公司所有发展努力的支点都在服务品质上。因此,我们一直把服务当作一篇大文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
翼通公司首先建立了一套服务标准,通过专门的心理研究和不断的积累进行动态调整。然后通过常态化的培训,让服务标准真正落地。公司开设了大讲堂,每个月选取一个部门主讲,介绍情况、互通信息、提出问题、商讨对策。一线部门更是将培训作为日常工作来抓,每两周一次专门培训,针对普遍性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形成标准。针对工作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公司还会组织专题研究。
便捷性也是商务航空服务水平的重要衡量因素。翼通公司保障的国际航班占比达40%,客户出入境时过三关(海关、边防、检验检疫)的服务便利性、快捷性是非常关键的。翼通充分利用集团公司与联检机构签定协议的机会,特别把商务航空通关需求提出来,写在协议里,并加强与三关的各层级沟通,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增进理解并获取支持,尽力为客户提供最好的通关感受。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集团委托专业服务测评机构对翼通公司的服务评分达到93分,2015年更是提高到98分!
产业链延伸 综合服务创品牌
国际民航组织的研究表明,通用航空对民航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强,产业链比民用航空拉的更开。
自成立之日起,翼通公司就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打破传统公共航空运输服务保障模式,充分挖掘商务航空产业链,积极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形成一个中间平台,努力成为商务航空的业务整合者。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产业链延伸已初见成效,地面服务收入占比两年内从90%降到了60%,充分说明了延伸服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如航务代理,国外飞机到中国来,要向民航局申请航权、航线、时刻,这对他们是很头疼的事儿。翼通公司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为所有有需要的国外航空公司提供航务代理服务,既获得了客户的好评,又增加了公司的知名度。
再如飞机加油,由于外航的商务飞机很分散,油料公司在结算等方面也不便利。翼通公司顺势而为,积极与华南蓝天油料公司对接,形成共识后签订协议,逐步把国外商务航空公司的加油服务统一归口到翼通公司处理,目前已开了个好头。
机库停放服务也是翼通公司主动拓展的一项业务。对有些客户来说,希望飞机能够在机库停放。客户的需求就是指令,由于翼通公司的自用机库还未建成,他们就主动联系新科宇航,在机库闲置的时候把客户的飞机停放进去,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盘活了新科宇航的闲置资源,实现了多方共赢。
包租机业务也是重点努力方向。翼通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整个商务航空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客人有需求,但找不到飞机;航空公司有飞机,却找不到客户。我们刚好处在中间,搭建平台,让客户和航空公司连结起来”。为了做大包租机业务,翼通公司不断积累客户和航空公司信息,精心设计了上下游服务项目,可以为客户定制包括酒店预定等包租机全流程服务产品,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不断提高。2015年,翼通公司此项业务收入300多万,今年仅三个月就达到300多万。
直升机城际客运服务是翼通瞄准的又一产业延伸方向。在2014年8月8日,他们就策划运作了广州至澳门的直升机客运航线试飞。目前正在积极运作以广州为中心,辐射香港、澳门、阳江等珠三角及周边地区的直升机客运航线网络。
网络化运营 谋篇布点抢市场
“虽然公司成立时主要是依托白云机场发展,但是商务航空的服务属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搞网络化运营,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商务航空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翼通公司负责人介绍。
翼通公司首先与集团下属的揭阳潮汕、梅州、惠州机场合作,统一对接各机场的商务航空服务保障业务。翼通公司负责人说:“专业人干专业事,合作以后,各机场省事了,客户也放心了,服务品质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大幅提升,客户也高兴,机场公司也满意。”
第二步是外站代理。有些航空公司对翼通公司的服务保障水平非常认可,就把他们的飞机在其它机场的服务保障业务交给翼通来做。翼通公司每去一个机场,立即和对方做好服务对标,并建立长期业务联系。经过努力,目前翼通公司已把外站代理业务覆盖到全国40多个城市。
下一步,翼通公司还计划选取几个代理的省外机场作为基地,进一步扩大网络布点,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定的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国际化追求 基地建设促腾飞
“可以说,FBO(大型商务航空服务基地)建设是我们公司目前的头等大事,也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一旦建成,标志着公司将走上独立运营基地的新起点。”翼通公司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翼通公司在白云机场的FBO建设已于2014年7月立项,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超过了北京和上海,相当于在白云机场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商务机场。将来,除了与白云机场共用跑道外,出入境、安检、飞机停放、维修等其它业务全部可以在FBO内解决,还可释放现有公务机坪,对白云机场缓解停机坪紧张有很大的好处。
翼通公司上下对FBO的建设也是拼了。公司负责人介绍:“拿地、要钱是项目建设最难的两件事,2015年,公司的工作重点都放在了解决FBO建设项目的资金和土地两大难题上了”。资金方面,翼通公司为了加快项目推进,没有走资本金申请的老路,而是通过各种方法争取到了6200多万专项建设补助资金。
土地问题花的力气更大,在集团公司领导特别是分管的朱前鸿副总经理的亲自带领下,翼通公司与集团职能部门一起,在省国土厅、市规划局等上上下下三个层级五六个部门至少跑了几十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争取市政府支持,圆满解决了以划拨方式供地问题,即2009年集团公司与白云区确定的土地征地补偿价格得以固化,充分维护了集团公司利益,还成功让白云区政府同意把10%的发展留用地安排在机场红线外,远期留用地问题也一并解决,在土地税费上更是从对方要价的2500多万元降到了1200多万,留用地费用更是每亩仅50万元,低于2009年征地价格,结果之好远超预期。
争取政府支持对FBO今后的运营发展也很重要。凭借平时的紧密沟通和在商务航空产业发展中所展现出的专业能力,翼通公司成功取得广州市政府的充分信任和支持,FBO建设运营在广州市通用航空发展规划中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目前,FBO建设项目的土地划拨程序已经完成,即将进入建设程序。翼通公司已经把目光越过建设进程,专门组建了一个小组,开始围绕FBO建成后的运营进行超前研究,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商务航空综合服务商的步伐。
发展无止境、永远在路上。这是翼通公司的真实写照。对他们来说,以往的发展已成为过去,前进路上的困难还有很多,公司内部管理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公司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翼通公司人正以昂扬的斗志向着心中的目标不断攀越前行……